“你说就行。”顾晚舟靠回椅背,重新掏出一包新薯片,“反正他又不会骂我。”
“他不骂你?”林姐翻白眼,“你知道他上个月在采访里怎么说你的吗?‘某些演员靠情绪价值活着,台词都背不全,还好意思谈表演艺术’。”
“哦。”顾晚舟点头,“那是我。”
林姐一口气堵在胸口,差点当场心梗。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脚步声。
来人站在门框边,金丝眼镜反射着冷光,手里一支钢笔转得飞快。他穿件深灰西装,领带松垮地挂着,袖口沾着点墨水渍,像是刚从论文答辩现场赶来。
他是陆砚之,三十岁,畅销书《舆论解剖学》作者,传媒学院最年轻的教授,也是今年戛纳特邀文化嘉宾。两个月前凭新书拿下欧洲文学评论奖,业内称他“毒舌界的清流”。
更重要的是——他和顾晚舟互相看不顺眼。
至少对外是这样。
此刻他站在门口,显然听到了几句对话,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地上那张被踢下来的流程表,又落在顾晚舟手上那包开了封的薯片上。
“顾老师。”他开口,语气像在念判决书,“您连剧本都懒得看,确定能背完三分钟致辞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