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刘陪阳。

        他的头发被汗水打湿,紧贴在额头上,胸口剧烈起伏着,显然是跑了不短的距离。

        但他奔跑的姿势依然保持着一种军人的协调感,没有丝毫的慌乱狼狈。

        “是他!”

        “就是那个新闻上说的,见义勇为救了小孩,还抓了小偷的那个!”

        “滨江三中的刘陪阳!”

        “听说就是因为这个,才被特招进来的!”

        队列里响起了压抑不住的低语声。

        昨天公交车上的事,虽然被刘德康压下了大规模报道,但小范围的消息还是通过目击者和一些小道消息传开了。

        尤其是“滨江三中”、“见义勇为”、“特招入伍”这几个关键词,足以让这些同样是天之骄子的学员们记住刘陪阳这个名字。

        羡慕,嫉妒,好奇……各种目光汇聚在刚跑到队列前的刘陪阳身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