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大宋搞徭役,尤其是一些重大的军事项目上搞徭役,也是会给钱的,东京城的徭役,尤其是河工,很多时候钱财也并不都是必须要从富户的身上勒,朝廷也是出过钱的,用劳作来换取积分,用积分来换取良田,实话实说也并不真的是什么开天辟地发明创举,这一招早在汉朝时就有了,大宋又怎么可能没用过呢?

        然而眼前这菱湖疏浚的工程,效率之高,恐怕却已经是大宋开国百年之冠了,反正王雱是从没听说过大宋搞过这么大的工程,居然会这么有效率。

        第49章如臂使指

        “其一,这是因为江宁的百姓,对介白兄信任的缘故,要知道历朝历代,大型水利设施,都是检验一个地方官威望的最好方式,老百姓只有信你,才会听你的安排,如若不然,便是许诺再多的好处,下边的百姓又怎会有不犹豫的道理呢?”

        “介白兄并非一府主官,甚至他压根就不是府官,更甚至于据我所知他在江宁县上任,也不过才一个多月而已,却居然能让整个江宁府的上上下下,都对其产生了如此莫大的信任,古往今来,除了介白兄之外,还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呢?”

        “其次,便是手下的胥吏清廉干练,整个工程的规划,是依托江宁府全府的胥吏所做,其实,介白兄毕竟只是一介主簿,甚至还只是县里的主簿,然而除了江宁县吏之外,其余四县胥吏,及府吏上下,竟全都对介白兄唯命是从,而且通过我这几天的观察来看,基本保持了清廉。”

        “实是难以想象,介白兄上任不足一月,居然在整个江宁府,拥有了如此大的能量和信任,竟能使上下同欲,齐心协力,共做如此大事。”

        一边说着,王雱也一边是感叹连连。

        从上到下,无论官、吏、役、民、无论富户还是平民,几万人,甚至加上后勤和亲眷可能有十几万人聚在一块,居然还能够上下同欲,这在大宋,乃至整个封建社会几乎都是一个奇迹,除了佩服,王雱现在对王小仙也没有什么别的情绪了。

        然而事实上如此效率,就连王小仙自己其实也都是懵的,这件事顺利的似乎已经超过了他的想象,那上元县,句容县下边的县吏,他有好多连见都没见过,彼此之间更是完全没有任何的从属关系,元绛只是一封调令,居然就成了他的手下,而且对他言听计从。

        完全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要知道即使是元绛本人来使唤这些胥吏,也是绝对使不了这么顺手的。

        而胥吏以下,所有的富户豪强都在带头,踊跃参加,竟然对他所作出的分工分配没有丝毫的意见,而那些平民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