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也就是在县衙里起到一个复制粘贴的作用。

        权柄不大,属于是类似于实习生一样的地位,但能够接触得到的文件很多,而且层级很高,保密程度也很高。

        却见他侃侃而谈道:“再者,治平年间溧阳军屯地营田,尽数转变成了公田,然后稀里糊涂的就没了,此事十之八九,是与此前在任的冯太守有关。”

        却见老陈勃然大怒:“混账东西!你与官人说这些作甚,这是你一个帖书记应该议论的东西么?溧阳军屯之事,咱们江宁县如何可知,你莫要道听途说,以此风言论事,万一有所纰漏,你能担当得起罪责么?”

        王小仙见状,却是将正在喝茶的瓷碗狠狠摔碎在了老陈的面前,冲他破口大骂道:“你才是混账东西,让你查账你推三阻四,磨磨唧唧,人家要说话你还敢阻拦。”

        “我难道不知道他一个江宁的县吏跟我说溧阳的事情是在风闻议事么?难道我还不会查证么?老陈,你是咱们江宁县的经年老吏了,可谓是久于吏道,莫非此事你其实分明是知晓内情,甚至是在其中有所参与么?”

        闻言,哪料到这老陈却突然冲王小仙跪拜了下来,干是给王小仙也吓了一跳,要知道宋朝是不流行动辄跪拜的,更何况他只是一个九品小官。

        “好叫官人知道,此案牵扯之大,之广,之高,哪里轮得着我一个押司能够插手的呢?至多只是干的久了,在处理文书的时候确实是看到过一些错漏之处罢了。”

        王小仙上前拉扯道:“老陈,起来说话,这是作甚,你岁数比我爹还要大些,这般跪拜也不怕折了我的寿。”

        哪知那老陈却不肯起来,而是突然大声地哭了出来,道:“官人上任以来,对我们这些胥吏实好,这是万万不得假的,您的清正刚直,咱们也都是看在眼里的,听闻官人的兄弟拜师于王公,衙内众人,更是无一不是心生欢喜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