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超将纸稿递给了闫怀安:“这?恩师,这等上上之词,词句华丽,韵味深长数十年难见一首,柳明志有这等文采?”

        周夫子喝了一口茶水:“子毅,你与柳明志可有深交?”

        “回禀恩师,不曾有。”

        “那你可曾与柳明志有过谈论交流?”

        “亦不曾有。”

        “那你以何断言此词柳明志做不出来哪?”

        “恩师,学生错了。”

        周夫子微微摇头,自己的学生什么心态岂会不了解:“子毅,常言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你只知道柳明志纨绔成性,却不知道柳员外家教之严格,只凭借臆断就妄自揣测他人,这是大忌,回书院抄写《中庸》五遍。”

        “谢恩师。”

        “周夫子,这柳明志乃是学生的同窗,可是昔日却将夫子气愤至晕厥,此人言论叛经离道,四书不通,五经不识,学生还是有些怀疑,李兄乃是夫子您精心教导的学生,尚且做不出这等华丽的词句,也不曾有在诗词中敢言明这等雄心壮志,学生还是无法信服。”

        周夫子眉头一挑:“哦?这柳明志居然是我当阳书院的学生,我怎么不曾知道?”

        “回禀夫子,这柳明志进入书院十数天有余,可是在学堂的时间只有一天,至于为何学生就不知道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