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八十年代,林有成觉得没必要也不一定要出远门,真的没必要,毕竟车马真得很慢。

        实实在在的绿皮火车,一路咣当咣当。原谅林有成同志年龄大了,不愿意坐硬座硬挺十几个小时去京城,更没有学那位牙医作家直接一路站着去燕京改稿。

        毕竟那个时候那位作家才二十三岁,正是大好青年。

        林有成很实在地选择了硬卧。

        作协那边给林有成的路费报销标准便是干部待遇,可以坐硬卧,当然即便是没有路费报销,林有成也会选择硬卧的。

        对于三十三岁出门远行,林有成倒也没有特别激动雀跃的心情。

        毕竟他也算是去过不少地方,等到以后,出远门真的就很方便,不像现在坐火车去京城还要坐十几个小时。

        车厢里面有没一会别的人来了,很显然这个年代出门能坐硬卧条件都不错,前后进车厢的都是穿着看着像是文化人。

        同一车厢自然有打招呼,聊了几句。

        “同志,你是去哪里?”

        “我去燕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