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代,文学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中心,文学不仅走在文艺界与思想界的前面,而且走在整个时代的前面。

        在这个时期,文学获得了主体性,它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正直的束缚,获得了相对自由发展的空间,各种文艺思潮此起彼伏,而且在这个时候,商业化的大潮还没有侵入这一领域。

        再就是,文学期刊发行量的天文数字,一个地方性刊物可以发行几十万份,而《人民文学》《当代》、《收获》等全国性的大型期刊都能达发行量的最高峰,不少刊物的编辑都会带着无限的留恋回忆起当时80年代的辉煌。

        现在不需要回忆,因为林有成就身处这个文学的时代。

        即便《月报》的发行量比不上《收货》,《当代》这样的期刊,但毫无疑问发行量也是相当大的。

        尤其是这一次《月报》还难得的同时发行双月刊,这真的就让很多文学爱好者十分意外,一个个都翻看这最新的两期《月报》。

        因为这个原因,全国自然在一夜之间有非常多的人看了林有成写的这篇爱情《山楂树之恋》。

        真的就是一颗炸弹投下,杀伤力巨大。

        杀伤无数!

        一个个读罢,流着泪,仍然在脑海中横亘着老三的那句话: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我会等你一辈子……

        年轻的邮递员郑勇便是这其中之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