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朝廷说要立法禁止主家随意打死奴婢时,大量使用奴婢的官员,却没有谁站出来反对。

        在面子上,大家都在说自己家对奴婢如何如何好,绝不会苛刻,虐待奴婢。

        有谁家传出对奴婢很不好的名声,也是会被其他人指后背骂的。

        这就好比后世的官员,只要不查,个个都是清官,谁说他贪污受贿啊!

        在儒家读书人把持舆论的时代,这些官员,豪强,乡绅,可比后世的人还要虚伪得多!

        善待租户这种事,没人敢反对。

        谁不同意,谁就会成为千夫所指。

        都不用朝廷的律法惩罚,外面百姓的唾沫星子,都能将他给骂得抬不起头来。

        甚至同僚好友,都会对这样的人敬而远之,不敢与他交往。

        儒家的道德牌坊的影响,在此时就体现出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