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他方面的事情多少是懂一些的。”

        “我不觉得将这件事情告知陛下……至少,大张旗鼓的告诉陛下是一件好事。”

        “为何?”宋言问道,心中隐隐已猜到了一些。

        “朝堂上,三方混战。”洛玉衡有些嘲弄的笑了笑:“纵然是外敌当前,想要让他们暂时握手言和,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对朝堂上的官员来说,党争才是重中之重,甚至超过了一切。”

        “哪怕是匈奴大军已杀到东陵城下,他们心中最先考虑的也绝对是如何趁着这个机会,借着匈奴人的手将自己的政敌给除掉;而不是勠力同心,共御外辱。”

        宋言微微张口,想要说些什么最终还是颓然放弃。

        他知道洛玉衡说的是实情,就像是明末时候,哪怕闯王大军已经席卷半个中原,哪怕还有女真鞑子虎视眈眈,朝堂内依旧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不知多少优秀将领,不是在和敌人的厮杀中死去,而是死在了自己人的刀下。

        便是李自成攻破京都的前一天,朝堂上皇帝和大臣,大臣和大臣,照样斗个不停。于士大夫和世家门阀来说,亡国了,亡的是老朱家的国,跟他们这些士大夫有什么关系?改朝换代,投靠下一个主子,照样当官,只是没想到会遇到李自成这个不讲道理的……

        宁国的情况,怕是还不如明末。

        “东陵三卫,并非全部掌握在陛下手中,先不说陛下能调动多少军队,纵然陛下有心支援,也会被多方掣肘,最好的情况大概便是陛下能调动的军队,会被杨家和白鹭书院推出来送死,他们掌握的军队,则是会继续留在东陵。”

        “若是陛下掌握的军队在战场中和匈奴骑兵兑掉,东陵城中陛下的情况怕是会急转直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