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刘姝宁也习惯了身份的变化,对徐达、常遇春等淮西勋贵基本上的称呼都是‘大哥’。

        而三十岁的李文忠、接近三十岁的沐英,那都是‘保儿’、‘文英’了。

        岁数不是问题,辈分才是本质,而且还要根据关系的远近来称呼。

        马寻就笑着说道,“回头我就拿这些小崽子们立威,让人见识一下国舅的威风。正好这两天陛下也要赐我打王鞭,说不定什么时候能用上。”

        刘姝宁好奇起来了,“打王鞭?怎么听着像戏剧?”

        元朝的杂剧厉害,很多后世比较耳熟能详的故事有很多都是源自于元杂剧。

        什么《窦娥冤》》、《西厢记》、《倩女幽魂》,基本上都是元朝的戏剧。

        而罗贯中、施耐庵,这时候估计也都是在不断完善着《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而这些也是在前人的一些基础上不断丰富、拓展。

        马寻就笑着解释,“还不是那些小崽子难以管教,姐夫就赐我教鞭。正好我用着趁手,能管教一下那些王孙贵族。”

        刘姝宁出谋划策说道,“夫君,这般岁数的孩子就是调皮。虽然有陛下赐下的戒尺,只是不能轻易打。打多了,他们就不怕了。”

        马寻不能更认可了,“我也是这么想的,就该让这些孩子们知道怕。打多了,也就打皮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