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暗体 >
        别说达到触发木星演化成褐矮星的13倍木星质量的最低下线,就连1倍木星质量都远远达不到,何况,太阳系内的好多天体并不富含氢气。

        太阳系内另一个富含氢气的天体就是太阳了,它倒是可以满足木星成为一颗褐矮星的全部条件,可想要攫取它上面的氢气云团根本就如痴人说梦。

        姑且不说高温高压的限制,其表面强烈的太阳风暴和肆虐的日冕就可以摧毁靠近其轨道的一切物体。

        而且还是有来无回、就地气化的那种恐怖威力。

        木星褐矮星化这一难题似乎无解,威尔顿的“铺路者”计划是否一开始就存在着技术性错误?

        非也。

        早在“铺路者”计划在威尔顿的脑海中尚为雏形时,有关木星成为一颗褐矮星的条件及形成后的宏伟蓝图,得到了诸多天体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及各领域科学家详尽的数据和理论支撑。

        威尔顿只是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后,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理论和设想。

        也就是说,“铺路者”计划中的重要一环,即通过技术手段使得木星成为一颗褐矮星,然后加热木卫二,使其成为一颗仅次于地球般宜居的星球,这一宏伟设想是建立在科学依据的基础之上的。

        同样,上述蓝图关键中的关键,即,使木星速成为一颗褐矮星的那13倍木星质量的氢气云团或氢气气体究竟来自哪里?也是有科学的理论支撑和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