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暗体 >
        褐矮星是一种失败的恒星,质量介于最重的气态巨行星和最轻的恒星之间的一种次恒星。

        研究表明,褐矮星的质量介于13至80倍木星质量之间,高于80倍木星质量的通常会演化成为最轻的恒星——红矮星。

        所以,要想让木星演化成为一颗褐矮星,最低的质量要求,也就是其所拥有的氢气质量必须达到13倍木星质量。

        如果一颗气态巨行星的质量一旦突破了13倍木星质量这一临界值,行星内部巨大的压力就会引发氢氦核聚变,该行星就会成为一颗发光发热的次恒星。

        然而,尽管已演化成次恒星的此类褐矮星其内部已经发生了氢氦核聚变,但压力和质量仍不足以继续维持其核心中氢融合成氦的核聚变反应。

        所以,在此后几亿至几十亿年的时间内,它内部的氢氦核聚变反应将逐渐停止,表面温度也逐渐降低,直至完全冷却。

        研究表明,褐矮星的表面温度通常低于2800摄氏度,只是太阳表面温度5500摄氏度的一半,但该温度足以加热木卫二,为其带去光和热。

        根据太阳系环境科研局所提供的《木卫二勘测报告》,一旦木星的质量突破了成为褐矮星的最低临界值,即达到或大于13倍木星质量,木星就会成为一颗名副其实的褐矮星。

        尽管这颗新晋褐矮星会在几亿年后逐渐冷却,其表面温度也只有太阳的一半,但对于非常靠近木星轨道且恰好处于宜居带的木卫二来说已经足够。

        在时间周期上,长达几亿年的恒温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已经足够。

        人类完全可以利用这个迷你太阳系为跳板,实现科技文明的飞跃式发展,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突破星系桎梏的星际文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