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开始尝试,能否通过捕捉其中最强烈、最独特的某一缕情绪,反向追踪到某一段具体的历史瞬间或某个特定人物的片段,就像从一团乱麻中,抽出一根有颜色的丝线。
这个过程极其艰难,对精神力的消耗巨大,十次里面也未必能成功一次。但偶尔灵光一现的成功,带来的震撼和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比如,他从一枚品相极佳的“金代正隆元宝”上,清晰地捕捉到了一位草原贵族在获得来自中原的精美钱币时,那种混合着骄傲、新奇与些许模仿心态的复杂情绪。
又从一枚磨损严重、几乎看不清字口的“半两”钱上,感受到了一名秦代小吏,在昏暗灯下小心翼翼清点军饷时的谨慎与疲惫。
这些碎片化的情感瞬间,虽然无法构成完整的历史画面,却比任何文字记载都更加鲜活、更加直击人心。让他仿佛真的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与那些早已化作尘土的先人,产生了刹那间的共鸣。
“我现在觉得,”某天练习结束后,陈墨白瘫在椅子上,有气无力地对林清瑶说,“我好像是个窃听时空情绪的小偷,或者是个专门给古董看心理医生的江湖郎中。”
林清瑶被他这比喻逗得忍俊不禁:“那陈大夫,诊出什么结果了?”
“结果就是,”陈墨白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历史这位病人,情绪相当不稳定,时而亢奋,时而抑郁,还伴有明显的焦虑和应激障碍。建议加大考古发掘力度,进行系统性心理疏导。”
玩笑归玩笑,两人都清楚,这种能力的价值远超玩笑。它不仅能更精准地断代辨伪(因为任何作伪者都无法伪造出真正历史沉淀的情绪),更能为历史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极其感性的视角。
“不过,话说回来,”陈墨白收敛笑容,揉了揉依旧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这看‘心理医生’的活儿,真不是人干的。太耗神了。我现在晚上睡觉,梦里都是各种人在我耳边又哭又笑又吵架,跟开了个跨时空情绪直播间似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