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哪里?”
智障大师问道。
洛子君又认真地想了想,一本正经地道:“‘智障’二字,可不简单,初听可能会觉得有些刺耳,但仔细揣摩,才知其中深含佛意。”
“深含佛意?当真?”
智障大师一听,连忙走了过来,洗耳恭听,魁梧的身形高大的像是一堵墙。
洛子君见此,不敢怠慢,开始胡诌起来:“咱们先把这两字分开来说,‘智’在佛法中分为世智辩聪与般若智慧。前者是世俗的聪明才智,能言善辩、洞察事理;后者是觉悟之智,能破执见、证空性。将‘智’置于‘障’之前,恰恰体现了:真正的智慧不是用来炫耀、争胜,而是用来照见自我无明、认清众生本性。”
许子吟不知何时,已从外面进来。
“而‘障’,则是无明烦恼,众生皆有。‘障’在佛法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烦恼障与所知障。一切众生皆有‘障’,障是业力所成,是修行之所依。没有障,就没有修。因而‘智障’并非贬义,而是一种提醒:智慧未圆满,仍有修路。佛法讲‘以障显道’,有障才有悟。”
“所以,智障这个名字,其实是镜照众生。”
“而从禅宗的角度看,又是一次反讽式的点悟。它提醒我们:不要以聪明自居,真正的觉悟是从‘笨’开始;不要以‘智障’为耻,众生皆有障,修行即是去障;不要以名字断人高低,有时正是‘愚痴’之人,更接近‘无所执’的境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