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兴见他们神色动摇继续劝道:“这事我真心觉得很有搞头,两位都是医者,医者仁心理应心怀苍生才对,尤其是董神医,我听说神医你在庐山脚下帮人治病从不收钱,只需病人痊愈之后亲手种棵杏树就成,董神医不收诊金是不愿增加患者负担,让他们种杏树是让他们有所付出,防止他们因不劳而获而将您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这些足以证明董神医也是有怜悯之心,心怀苍生之人。”

        “但是董神医,你一个人就算每天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的治病,终其一生又能救多少人,在医学院任教就不一样了,既能培养大量学生救治更多的人,还能建立完善医疗体系,将包括偏远山区在内的大汉所有百姓都覆盖在你建立的医疗体系之下,让所有人都能看得起病,这才是功德无量,名垂青史的千古伟业啊,您确定不考虑?”

        功德无量?

        名垂青史?

        千古伟业?

        这几个词听的程董二人心驰神往,当即拍板道:“我们听神策侯的。”

        关兴笑道:“那就请两位先回家休息,我则开始筹建医学院,需要二位出山的时候再去请你们。”

        “对了,丞相说的编写《赤脚医生手册》的事弄的怎么样了?”

        程礼答道:“还在校对中,编写手册不难,但要写成让大部分人都能看懂也能理解的大白话却很难,而且也没那么多愿意走街串巷的医者,想要彻底铺开估计得等到医学院建立,培养大量医学生之后了,总之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没有三五十年之功是做不到的。”

        关兴表示理解,生产建设太难了,而且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慢慢的磨,一点点的往前走,不像破坏毁灭,只需要点把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