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小宇随手向‘膜空间’递出一个参数关联模型,永不妥协把它扔进那个未知数信息元的传送门里。

        倪小宇找到了【O】本体利用参数做计算的计算逻辑,制造一组带有关键标识的参数溢出模型,对,是模型,这些参数构建成一个关联模型,而且带有动态库叠加计算的结构,让【O】的本体自主构建这个动态库模型,然而,这个动态库是一个陷阱X,一个带有叠加计算的陷阱X。

        一个没有阻尼函数的计算螺旋,阈值是无穷小,再设定反向阈值定义,将动态库叠加计算做反向,动态库X叠加计算的计算量不断增长的参数溢出,用1-(前一个参数/现有参数)=0.0循环1,阈值无穷小,无穷小不是无穷大,因为在梵天系统中,无穷小到梵天计算的极限就是0,当阈值为0的时刻,该动态库模型自动停止,所以不用担心该动态库模型会摧毁整个宇宙。

        悖论原则,我们不知道O空间的【O】本体的计算能力,但是【O】本体的计算能力一定小于魔天系统的计算能力,采用无穷小阈值,确保【O】散发出足够的热量,确保我们找到【O】,也确保动态库X不会摧毁宇宙,最多只是摧毁O空间的计算网格,或者【O】太智能了,当达到【O】的计算能力预警位置,【O】会自动撤销X进程。

        撤销也无所谓,因为我们需要的是,你参与计算了,你为计算付出算力了,而付出算力就会带来发热,阿马尔罕不关心算法,它只想知道谁脸红了。

        “虽然这种方法的宽度很大、粒度很粗,但是,好玩的时候好玩。”。

        第一次测试结果出来了,在魔天系统的硬件中,多元关联拟脑模型就像是宇宙,而所有的计算存储资源就像是虚空,虚空中,同一时间有五亿个过热点。

        “五亿个,我检测到了五亿个,我们无法确定【O】在哪里,它不可能是这五亿个,但是它一定在这五亿个里面。”阿马尔罕说道。

        “对,它一定在里面,但是计算空间其它的应用也在消耗算力,同一时间统计出这么多,我们需要分析一下,【O】在哪里。”永不妥协说道。

        但是,怎么分析呀?膜空间只负责溢出的参数反馈,而阿马尔罕只负责监控底层硬件,如何找到未知数信息元的过热点?这里需要更高级思维逻辑算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