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封疆悍卒 >
        第449章,堂前论策

        秦同知点头道:“先朝定下的规矩,县伯、乡侯这类勋贵,可在封地内委派农官、水官、工官,专管农桑、水利、工坊诸事,这些官职不用经吏部核准,只需报州府备案即可,这些专官只对勋贵负责,地方知县不得干预。”

        林川眼睛一亮:“您是说,能给策论会选出来的人封农官、水官?可这专官能越过知县办事?知县要是说不合体例,硬拦着怎么办?”

        “他们拦不住。”

        秦同知摇摇头,笃定道,“勋贵封地内,农、水、工三官掌实务,地方官若阻挠,勋贵可直禀州府,核实则地方官降考绩一等。这些县官最看重考绩,没人愿意为这点事赌仕途……只是贤婿,这些专官的人手、银钱,却是要你这个县伯亲自出的。”

        秦同知笑道,“按制,你拿封地的三成税收,从中拿出一部分当专官的俸禄、办事的银钱,也是理所当然。不过你得记住,这些专官的名头不能太张扬,对外只说是协助知县打理封地实务,给足知县面子。你是县伯,要的是把封地治理好,不是跟地方官争高低。只要农桑兴了、水利通了、百姓日子好了,谁掌着表面的行政权都一样。实权在你手里,知县不过是个管文书的摆设。”

        林川听得茅塞顿开:“岳父这话点醒我了!我之前还琢磨着怎么找理由把人赶走,现在看来完全没必要。按制派专官,既合乎规矩,又能把人才用在实处,还不惊动王府,一举三得。”

        “正是如此!”秦同知笑着点点头。

        ……

        数日后。

        青州府衙的治事堂内,案几整齐排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