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增看着许峰那张被弧光映照的专注脸庞,张了张嘴,把一肚子准备好的汇报和恭维话又咽了回去。
他明白了,对于这位校长而言,燕京的荣耀只是过眼云烟,眼前的这些图纸和数据,才是他真正在乎的东西。
生活,重新回到了熟悉的轨道。
航校、科学院、哈尔滨的家,三点一线。
在航校,他不再过多插手日常训练。
高志航已经完全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甚至可以说是顶级的飞行总教官。
他用最野蛮的方式,最严苛的标准,把一批又一批的“雏鹰”逼成了“恶狼”。
航校的淘汰率高得吓人,但也飞速产出着这个国家最宝贵的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
在科学院,许峰几乎倾注了自己全部的业余时间。那个歪歪扭扭挂着“东北科学院(筹)”牌子的院落,成了整个东北最神秘的地方。
除了研究超音速飞机,许峰还凭借着自己那个“独立位面”里储存的,来自后世的庞杂知识,同时开启了好几个项目。
他指导哈工大的学生,用缴获的日军电台和雷达零件,拼凑出了龙国第一代早期预警雷达的雏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