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再度叹气。
他不得罪人,陛下又有何理由获取驸马们感恩戴德呢?
恩出于上嘛。
高阳公主愣了一下彻底明白过来自家朗为何如此做派,蹙眉不满道:“陛下何须如此?”
“平心而论,陛下天资平庸、韬略不足,想要在太宗皇帝光芒照耀之下有所建树,难如登天。既然文韬武略都比不得太宗皇帝,又不甘于平庸,便只能另辟蹊径,‘以仁为本’算是一个极佳之策略,毕竟皇帝手执日月、口含天宪,言出法随、生杀予夺,可以雄才伟略,可以夙兴夜寐,可以昏聩无道……但古往今来,从未有以‘仁德’立身之皇帝,倘若当真做到这一步,名垂青史有若等闲,便是千百年后拿出来与秦皇汉武太宗皇帝比一比,也未尝不可。”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一家独大的同时并非故步自封,而是吸纳百家之精华加以改进收为己用,法、墨、兵等等学派唯有寥寥之残余,余者皆被兼并一空。
如此,儒家之地位稳如泰山,不可动摇,必然为国之根本。
而儒家之精髓遍数三纲五常诸般奥义,归根结底在于一个“仁”字,只要李承乾坚定不移的遵循“仁德之政”,必然被儒家所欢迎、尊崇,各方大儒争先恐后为其辩经,历史地位自然扶摇直上。
高阳公主不解:“可这其中有多少真心实意,又有多少逢场作戏?未必就是真的‘仁’啊。”
装出来的“仁”,也算是“仁”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