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朝夕相处了两年半的同学,他们对李文的印象太深了。刻苦是真刻苦,家境贫寒也是板上钉钉。

        以前技艺一直中规中矩,属于努力但天分平平的代表。现在突然之间窜到了和他们这些资源更好、投入更多时间的人相同的境界?这太颠覆认知了。

        至于那种“一朝觉醒,脱胎换骨”的励志故事,不是没人想过。但在他们心底深处,第一时间涌现的,却是抵触,是拒绝相信。

        少年心性,尚未被世故磨平棱角。

        在过去的两年半里,面对班级里最底层、独来独往的李文,他们或许没有刻意欺凌,但或多或少的轻视、冷淡、不经意的嘲笑或无视,总是存在的。

        人性使然,恃强凌弱,哪怕是无意识的微澜,也是常态。

        如今,那个被他们有意无意“俯视”的对象,突然展现出令人心惊的潜力冲了上来?这绝非他们所乐见。

        倘若李文真的逆袭成功了,他们这些曾经的“俯视者”能得到什么?不记恨已是万幸,更别指望能沾上光。

        于私于公,他们内心都强烈抗拒着“李文真觉醒”这个可能性。

        他们宁愿李文是那个心机深沉、隐忍多年、只等高考一飞冲天的“阴谋家”。

        这样,他们的挫败感或许能少几分,甚至可以安慰自己:不是自己不行,而是别人太会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