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年摩尔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将天花传入欧洲。731年日耳曼人击败摩尔人,天花在法国留存并周期性暴发,欧洲大陆20%人群感染留疤。15世纪天花主要存在欧亚大陆,偏远岛屿时有传播。16世纪天花成为欧洲多地地方病,巴黎发展为儿童常见病。宿主与病毒形成平衡后演变为地方病。17世纪西班牙航海者将天花传播至新大陆。
2万年前亚洲人经白令陆桥移居美洲。公元前后美洲人500万,千年后翻倍,16世纪1亿。阿兹特克帝国800万超印加帝国。特诺奇提特兰与库斯科为重要城市。北美东岸至南美多地存在半农部落500万,另300万游猎族群分布北美西部、巴西雨林。文献记载的疫情多与饥荒相关。前哥伦布时期美洲为“无疫之地,欧洲人到来大陆成病毒传播区。
天花病毒适应性强,干燥低温环境长期存活,通过痂皮、污染物传播。美洲印第安人因群居和卫生条件差加速感染。欧洲人带入病毒后,飞沫、尸体、污染物使无免疫力的土著大规模感染。天花在免疫人群中仅儿童和动物流行,对印第安人成致命武器。
病毒经海路侵袭岛屿及港口。哥伦布1493年第二次航行携1500船员乘17艘船传入,致加勒比群岛土著大量死亡。岛800万人天花爆发死亡三分之一,病毒摧毁当地抵抗能力,西班牙顺利殖民。
神坑征服者科尔特斯率军攻城遭反抗撤退,但印第安人感染天花致疫情暴发。
天花摧毁印第安人抵抗意志信仰崩塌。30万居民半數病亡,神坑修士记录“印第安人如臭虫般成批死亡,无人照料致饿殍遍野,房屋推倒作坟墓“。墨西哥中部人口锐减至300万,仅为登陆时十分之一,帝国亡于天花非仅枪炮。
第二章重商主义
天花病毒变异后持续肆虐美洲。1728年葡萄牙传教士引入疗法未普及,导致18世纪疫情周期性暴发。广阔疫区成为病毒变异温床,人口锐减。病毒还重创印加帝国,20万人死亡包括皇帝。多次暴发天花,连殖民者后裔也因缺乏抵抗力死亡。1551年沿海地区:单一城镇因天花5年内人口减60%,原有密集聚居区出现房屋叠建现象。
1506年教皇法令将新大陆划归神坑和葡萄牙。葡殖民活动致天花经水路蔓延至内陆,半数印第安人丧生。1588年天花扩散至南美,1597年葡远征将病毒带往里奥格兰德,印第安人口锐减影响南美历史。
天花通过流动人口连接城乡及偏远地区。潜伏期长达一周,携带者可日行50公里,病毒未发病即扩散,传播范围涵盖白人未涉足区。岛及亚马孙河口虽未遭葡入侵,但多数部落消亡。
人口密度高的城市易传播,沿海港口因环境利于传播致印第安人锐减。农村虽封闭性好,但殖民活动迫使农民流离失所,加之饥荒致免疫力下降。偏远地区因人口分散无法形成稳定疾病模式,导致天花间歇性爆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