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还在比拼谁的价格更低时,突然杀出来一个星辰,用更高的价格、更猛烈的广告,把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他卖638?成本得多少?他哪来的钱打广告?”这是他们最无法理解的问题。
他们唯一的应对方式就是:仿冒。
立刻开始寻找类似的镀膜工艺和双扬声器方案,试图尽快推出“星辰S2”、“星河S1”之类的模仿品,但质量和体验短期内根本无法企及。
而此时的互联网上一些关注消费电子的论坛和小杂志,开始出现讨论星辰S1的帖子:
《卧槽!发现一款神机,声音大得离谱!》
《星辰S1体验:这可能是山寨机行业的第一次“消费升级”》
《分析:星辰手机是如何通过差异化营销瞬间引爆市场的?》
虽然声量不大,但标志着星辰开始突破圈层,进入更广泛大众的视野。
但是这里面,依旧有着李言批下去的两万块钱经费的作用,其在贴吧,在各种论坛上的发力,一样在影响着手机的销量跟对外的印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