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黑市追踪

        地下管道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和铁锈的腥气,混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来自不同角落的异域熏香,形成一种令人头晕目眩的诡异氛围。浑浊的积水没过脚踝,每走一步都发出“哗啦”的声响,在这蜿蜒曲折、回声放大的密闭空间里显得格外刺耳。墙壁上布满了黏腻湿滑的苔藓,只有间隔很远才出现的、接触不良的昏黄灯泡提供着可怜的光照,将人影拉得忽长忽短,扭曲变形。

        江淮走在前面,他的动作像猫一样轻灵,尽量避开积水较深的地方,锐利的目光不断扫视着前方管道岔路和阴影角落。他穿着一件深色的防水外套,拉链拉到顶,遮住了半张脸,只留下一双在昏暗中依旧熠熠生辉的眼睛。林瑶紧跟在他身后,她的呼吸略微有些急促,并非完全因为体力,更多是源于这种环境带来的心理压迫感。她紧紧攥着口袋里一个伪装成口红的高强度信号发射器,这是“键盘”给他们的最后保障。

        根据“键盘”提供的、那条语焉不详但指向明确的信息碎片,他们在这个庞大的、如同迷宫般的地下世界中已经摸索了将近一个小时。这里与其说是黑市,不如说是一个依托于废弃城市排水系统自然形成的、流动的非法交易节点。没有固定的商铺,只有一个个用防水布、废弃木板甚至大型管道断口简单围拢起来的“摊位”。摊主们大多沉默寡言,脸上覆盖着面具或裹着围巾,眼神在兜帽的阴影下闪烁着警惕与审视的光芒。顾客们也同样行色匆匆,彼此之间很少交流,交易往往在几句低语和短暂的眼神接触后迅速完成,钱货两讫,随即隐入不同的管道深处,消失不见。

        他们看到的“商品”千奇百怪:有沾满泥土、纹饰诡异的陶罐;有锈迹斑斑、看不出年代的青铜兵器碎片;有色彩艳丽但画风阴郁的宗教油画,画中圣徒的眼神似乎在黑暗中窥视着路人;甚至还有一个摊位上,摆放着一具小型的人类骸骨,被精心拼接,摆出沉思的姿态,骨骸上刻画着密密麻麻的未知符号。空气中交易的,是沉默,是猜疑,是隐藏在文明表皮下的、对历史和物质赤裸裸的贪婪。

        “情况不太对,”江淮突然停下脚步,用几乎只有两人能听到的气声说,“我们经过那个刻着三叉戟符号的管道接口三次了。”他指了指侧上方一个几乎被苔藓覆盖的锈蚀标记。

        林瑶心头一凛,立刻明白了他们的处境——“鬼打墙”。这不是超自然现象,而是这个黑市自我保护机制的一部分。某些关键路径被人为地、或者利用管道本身复杂的结构设置了视觉误导或简单的奇门遁甲,目的是筛选掉那些误入的、或者不够格的闯入者。

        “键盘的地图只到入口区域,核心交易区的位置是变动的,或者需要引路人。”林瑶低声道,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观察着周围。她注意到,虽然摊主和顾客都在移动,但有几个特定的身影,他们的移动轨迹似乎遵循着某种不易察觉的规律,总是消失在几个固定的、看起来像是死胡同的管道尽头。

        就在这时,一个佝偻的身影无声无息地贴近他们。这是一个老人,干瘦得像一具披着人皮的骷髅,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眼睛浑浊不堪,但嘴角却挂着一丝令人极不舒服的、僵硬的微笑。他穿着破烂的、几乎看不出原色的衣物,身上散发着一股浓烈的、混合了劣质烟草和某种草药的味道。

        “迷路了?外乡人。”老人的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想找点……真正的‘好东西’?”他的目光在江淮和林瑶身上逡巡,带着一种评估货物价值的意味。

        江淮身体微微绷紧,处于一种随时可以发动攻击或防御的状态。他没有回答,只是冷冷地注视着对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