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老师?”

        江淮转身,看见王主任小跑过来,脸色不安:“这里……还是不要靠近比较好。”

        “抱歉,我只是想熟悉一下校园。”江淮露出歉意的笑容,“这栋建筑很漂亮,是校史馆吗?”

        王主任点头,眼神闪烁:“最近不开放,我们走吧。”

        转身离去时,江淮悄悄将一枚能量感应器弹入门缝。感应器落地无声,开始自动收集数据。

        另一边,林瑶的调查有了突破。一名清洁工回忆说,在第一个命案发生前一周,曾看到一个陌生人在校史馆附近徘徊。

        “个子不高,戴着帽子和口罩,看不清脸。”清洁工比划着,“但右手好像有什么纹身,黑色的,图案挺奇怪。”

        林瑶调出学校近期的访客记录,却没有发现符合描述的人。

        “他不像外面来的,”清洁工补充道,“倒像是在学校里住了很久的人,对路径很熟悉。”

        下午三点,江淮收到能量感应器传回的第一批数据。校史馆内的怨气浓度是校园平均值的五十倍以上,而且呈现不自然的几何分布——这绝对是人为布置的结果。更令人担忧的是,数据分析显示,这种能量结构需要定期“维护”,否则会自然消散。

        也就是说,如果这是人为的,那么施术者必须定期返回现场,或者有同伙在校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