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她打开了一个标记为“最高机密——仅限四级以上权限”的文件夹,尝试访问时系统发出警告,但她利用键盘之前教她的一个小技巧,绕过了部分限制,看到了文件列表。

        其中一个标题引起了她的注意:《通灵者神经认知研究初步报告》。

        文件摘要显示,调查局曾对多名自称有通灵能力的人进行过脑部扫描和研究,发现他们的大脑结构与普通人有显著差异。特别是在颞叶和顶叶交界处,通灵者的神经连接密度比普通人高出47%,这一区域被认为与自我意识、时空感知有关。

        更令人惊讶的是,当这些通灵者声称与灵体交流时,fMRI扫描显示他们的大脑活动模式既不同于普通的感官处理,也不同于想象或幻觉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尚未被科学界正式识别的神经活动模式。

        “这表明通灵能力可能是一种真实的感知能力,而非精神病理现象,”报告中总结道,“但使用这种能力会对使用者造成显著的生理和心理负担。”

        林瑶想起江淮每次使用能力后的疲惫状态,以及他提到的那种情感残留。这一切突然有了科学解释——或者说,至少是朝着科学解释迈出的一步。

        她关闭了受限文件,清除了访问记录,然后再次打开镜屋任务的视频。这一次,她不再仅仅关注数据,而是仔细观察江淮与灵体互动时的细微表现。

        他的呼吸模式变化,瞳孔的扩张与收缩,肌肉的微小颤动...所有这些都指向一种真实的、生理层面的互动过程,而非表演或自我暗示。

        第十三章林瑶的困惑

        凌晨四点,林瑶终于关掉了所有屏幕,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她的世界观正在经历一场地震般的重构。灵魂可能真实存在,意识可能在肉体死亡后继续存在,人类可能只是多维现实中的一小部分...

        她拿出个人通讯器,犹豫了片刻,然后给江淮发了一条信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