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切都摆在明处,利用规则,引导舆论,汇聚力量。
行的是堂堂正正之路,却达到了寻常诡计难以企及的效果。
这种风格,让他想起当年房玄龄、杜如晦为他筹划时的气象,甚至……更添几分难以捉摸的奇诡。
一股强烈的探究欲,混合着一种连他自己都未曾预料到的失落感,悄然涌上心头。
此人既有如此经天纬地之才,能教得高明在短短时日内脱胎换骨,懂得隐忍,懂得布局,懂得运用此等翻云覆雨的手段……
为何不直接辅佐于朕?
难道他李世民,开创贞观盛世、驾驭群雄的天可汗,还不如自己儿子更具吸引力吗?
他自认求贤若渴,唯才是举。
即便是昔日的仇敌,如魏征那般曾效力于李建成,只要确有才干,忠心为国,他都能摒弃前嫌,委以重任,引为明镜。
为何这位高人,宁愿隐藏在东宫阴影之下,小心翼翼地塑造着太子,也不愿站到他的面前,沐浴皇恩,共襄盛举?
是畏惧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