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这一手,玩得漂亮。
没有继续强硬对抗,而是转而发动中下层官员制造声势,既展示了东宫潜在的影响力,又将议题引向了对他有利的方向。
然而,这些奏疏并没有能动摇李世民的决定。
他脑海中反复回响着李泰那日出于公心、为国举贤、为兄分忧的恳切言辞,以及那句“使外人见我天家兄弟,能如此和睦互助”。
第97章陛下既已裁定,便如此吧。
这幅兄弟和睦的景象,是他内心深处极度渴望见到的。
如今,高明刚刚嘉奖了青雀的崇文馆,展现了兄长的气度。
若是此刻他驳回了青雀出于公心举荐的、才干明显更优的崔敦礼,反而采纳了高明推荐的李素立,那岂不是打了青雀的脸?
刚刚营造出的和睦气象,岂非瞬间荡然无存?
在李世民看来,维护儿子们之间这来之不易的和睦,远比西州黜陟使具体由谁担任更为重要。
崔敦礼才干出众,履历光鲜,用他并无不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