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权衡,关乎‘取舍’。”李逸尘继续用例子引导。

        “殿下,若您手中只有千两黄金,同时看中一匹大宛良驹和一副前朝名画,二者价格相当,皆需千两。您买了马,便无钱买画;买了画,便无钱买马。这选择马而放弃的画,或者选择画而放弃的马,其价值,便是您做这个选择所付出的……‘隐形成本’。”

        “隐形成本?”李承乾喃喃道,这个概念让他感到有些新奇又有些困惑。

        “是的,看不见,但实实在在存在的代价。”李逸尘解释道。

        “就像当年汉高祖刘邦,若他当年满足于汉中王之位,偏安一隅,或许能得数年安稳,但他因此付出的‘隐形成本’,便是失去了后来扫平群雄、建立大汉四百年基业的可能性。他选择东出争霸,付出的‘隐形成本’则是随时可能兵败身死的风险。每一项选择,都意味着放弃了其他选择可能带来的收益。”

        李承乾的眉头紧紧锁起,他开始努力理解这个有些抽象的概念。

        这和他之前学到的直来直去的博弈似乎不同,更强调选择背后的深层代价。

        李逸尘观察着他的神色,知道需要更具体的例子。

        “殿下再想,朝廷国库岁入有限。若将大量钱粮持续投入辽东战事,那么能够用于关中水利修缮、赈济中原灾荒的钱粮便少了。投入辽东可能开疆拓土,但因此导致关中水利失修、灾民得不到救济而引发的内乱风险,便是这持续投入辽东所付出的巨大‘隐形成本’。前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国力耗竭,天下沸腾,便是只看见了开疆的显性功绩,忽视了其背后惊人的‘隐形成本’。”

        “轰——!”

        李承乾只觉得脑海中仿佛有什么东西炸开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