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自认有些才华、急于表现、略有小聪明却藏不住事的年轻伴读形象,应该已经成功树立起来了。
这正是他想要的人设。
原主三年前来太子身边当伴读之时,也是有宏伟志向的,只是三年的时间,不被重视,其边缘化的身份将其意志打消!
本就怀才不遇,郁郁寡欢,如今得到太子“信重”,难免会得意忘形,将功劳揽在自己身上,合情合理。
刘内侍又旁敲侧击地问了些太子平日言行、与其他伴读属官的交往等细节,李逸尘皆是对答如流,该“如实”的如实,该“修饰”的修饰,始终维持着那个功臣的调子。
问话持续了近一个时辰,刘内侍才挥挥手让他退下。
类似的查探,也在东宫其他属官中进行着。
得到的结果大同小异。
许多中低层属官,面对内侍省的询问,或多或少都流露出类似的情绪。
太子变得“听劝”了,而自己恰好提出过某些被采纳的建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