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宫三载,记录上显示其才学中等,性情沉静,甚至可说是默默无闻。

        在所有查访的宫人、属官口中,此人平日除了履行伴读职责,几无多余交际,更无任何怨望之词或出格之论。

        在三位伴读中,他显得最无可疑,也最不起眼。

        调查陷入了僵局。

        似乎太子的转变真是其自身幡然醒悟,或是那日的诛心之论只是其长期压抑下的一次偶然爆发?

        但这结论与李世民对儿子的了解截然相反。

        他绝不相信。

        帝王心术,讲究平衡与掌控。

        既疑东宫伴读有煽风点火之嫌,无论能否确定是谁,换掉那两个确有瑕疵、且可能心生怨怼者,总是稳妥之举。

        既可敲山震虎,亦可安插耳目。

        “传旨。”李世民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东宫伴读杜荷、李安俨,另有任用。着即调离东宫。遗缺由太子舍人李百药、著作佐郎许敬宗充任。”

        此二人,李百药乃名臣李德林之子,以文才著称,性耿直;许敬宗则文采斐然,心思活络,皆属皇帝可信赖、至少是可控之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