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能通到仓库吗?“谢文渊问。
“我们往里走了大概一里多地,听到了日军的说话声。“杨得志兴奋地说,“而且闻到了汽油味,肯定是仓库没错!“
机会来了!但谢文渊依然保持冷静:“洞口隐蔽吗?“
“非常隐蔽,在一处瀑布后面。要不是有个老采药人带路,根本发现不了。“
作战计划很快制定。谢文渊决定兵分三路:一路由他亲自带领,从洞穴潜入;一路由杨得志指挥,在正面佯攻;第三路作为预备队,由陈赓司令员亲自掌握。
行动前夜,谢文渊特意去看望了参战部队。战士们正在检查装备,擦拭武器,每个人的表情都很凝重。
“怕吗?“他问一个年轻战士。
“有点...“战士老实回答,“但想到能端掉鬼子的仓库,就不怕了。“
谢文渊拍拍他的肩膀:“记住,越怕越要冷静。活着回来,才能继续打鬼子。“
子时整,部队悄然出发。谢文渊带领的潜入小队只有二十人,但都是精挑细选的好手。为了不暴露目标,他们连火把都没打,全靠月光和记忆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进。
瀑布在夜色中轰鸣。拨开垂挂的藤蔓,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显露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