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谢文渊独自登上山顶。风雪稍歇,月光下的太行山银装素裹,静谧而壮美。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浸透着他和战友们的鲜血。

        “要走了?“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

        谢文渊回头,看见山下的老村长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来。老人家已经七十多了,三个儿子都牺牲在抗日战场上。

        “老人家,这么冷的天,您怎么上来了?“

        “听说你要走,来送送你。“老村长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这是乡亲们的一点心意。“

        布包里是一把太行山的泥土,用红布仔细包着。

        “带着它,就像带着太行山。“老村长声音哽咽,“别忘了这里的老百姓,别忘了...牺牲的孩子们。“

        谢文渊郑重地接过布包,感觉手中沉甸甸的。这哪里是泥土,分明是太行山千千万万军民的心。

        第二天,得知消息的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带着自家舍不得吃的鸡蛋、红枣,还有连夜赶制的布鞋。

        “谢科长,这双鞋你带着,走路踏实。“

        “这是俺家老母鸡下的蛋,路上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