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呢?“谢文渊问。
“群众是我们的根。“一个当地干部接话,“虽然鬼子凶残,但老百姓心里都向着我们。要不是他们暗中送粮送情报,我们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第二天,谢文渊开始着手重建利剑分队。让他欣慰的是,原分队的骨干大多还在。除了赵铁柱,还有神枪手王栓柱、侦察能手刘二狗等人。
“科长,就等你回来带着我们干呢!“王栓柱擦拭着他那支改装过的三八式步枪,眼中闪着复仇的火焰。
但重建工作困难重重。最大的问题是装备短缺。整个分队只有二十几条枪,弹药更是少得可怜。
“要是能端掉鬼子的一个据点就好了。“赵铁柱看着地图上的日军据点,眼中闪着渴望的光。
谢文渊没有立即行动。他首先要摸清当前敌我态势。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他带着几个队员走遍了太行山的主要区域。
所见所闻让他心情沉重。日军的“囚笼政策“确实给根据地造成了巨大破坏。很多村庄被夷为平地,幸存的群众被迫迁入“人圈“。
但在废墟中,他看到了希望。在一个被烧毁的村庄遗址,他发现群众偷偷回来重建家园;在一个日军炮楼脚下,他看见百姓暗中给游击队送粮。
“这就是我们坚持的意义。“一次夜行军时,老周对他说,“只要老百姓不屈服,鬼子就永远征服不了这片土地。“
十月初,谢文渊决定打一仗,既为了缴获装备,也为了提振士气。目标选在了一个叫黑山口的日军据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