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北渡黄河
民国二十九年(1940)岁末的北中国,朔风凛冽。谢文渊裹紧身上的棉袍,望着眼前奔腾的黄河。浑浊的河水挟带着冰块奔涌向东,对岸的黄土高原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下显得苍凉而辽阔。
“过了河,就是另一番天地了。“老周蹲在河滩上,抓了把黄土在手中揉搓。
林婉茹检查着随身携带的医药箱,轻声道:“交通员说,最近对岸查得很严。鬼子在所有的渡口都增设了岗哨。“
谢文渊的目光掠过河面上零星漂浮的冰块。自从离开重庆,他们已经在路上奔波了半个多月。穿越川北的崇山峻岭,躲避沿途的盘查哨卡,终于来到了这北上的最后一道天堑。
“必须今晚过河。“老周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明天开始就是鬼子的''年关大扫荡'',到时候更难走。“
黄昏时分,一个驼背老汉赶着驴车出现在约定的接头点。他是当地的交通员,负责带他们过河。
“三位同志,跟我来。“老汉说话带着浓重的晋北口音,“今夜走''老君渡'',那边水急,鬼子看得松。“
所谓的老君渡,其实根本没有渡口,只有一处隐蔽的河湾。芦苇丛中藏着一艘简陋的木船,船身用茅草做了伪装。
“上船后莫要做声,“老汉叮嘱道,“听见任何动静都莫要惊慌。“
夜幕降临,河风刺骨。木船在黑暗中悄悄离岸,老汉熟练地撑篙,避开河中的暗流。谢文渊坐在船头,手握藏在棉袍下的手枪,警惕地注视着对岸的动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