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信苏元还附上了一小段自家织坊特制的、韧性极佳、质地密实的素白鲛绡,并附言:“此绡乃家中所织,韧而不脆,浸油不腐,或可试为密封垫材之一选?聊备一格,以供君参详。”

        这份细心与支持,无声胜有声。

        另一边,林闲的临时工坊内。

        林闲正对着最新一版按照珠钗灵感改进的泵头模型进行测试,按压感已顺滑不少,但连续按压数十次后,确实能听到内部传来一丝极其轻微的金属疲劳的“嘶”声。他正微微蹙眉思索症结所在,苏元的回信和鲛绡恰好送到。

        他迫不及待地展开信件,当读到“伞骨分散受力”这个比喻时,猛地一拍大腿,眼中精光爆射!

        “妙啊!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林闲忍不住高声喝彩:“我TM怎么就没想到?力聚一点,久必衰疲!元儿真是……真是观察入微,比喻精当!这伞骨之说,简直比我翻烂十本《考工记》还有用!”

        他立刻拿起那个出现疲劳声的模型,对照苏元的建议,反复揣摩,茅塞顿开!

        林闲立刻铺开新的草图纸,开始重新设计卡簧结构,引入类似伞骨的分布式支撑点。

        同时他拿起那段素白鲛绡,仔细摩挲其质地,又尝试用油浸润,发现其果然韧性强且密封性极佳,远比他自己试验的软木、蜡封等材料优秀!

        “哈哈!天助我也!不,是元儿助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