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句“老成谋国”,差点让太子闪了腰。
满朝文武更是目瞪口呆,以为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赵王无视众人惊诧的目光,继续朗声道:“天降祥瑞,星君托梦,确乃国之幸事,父皇洪福齐天!顺应天意,破格取才,正当其时!”
他话锋一转,图穷匕见:“儿臣近日亦听闻江南有一奇才,或与星君梦兆相合。此人名曰林闲,江陵府人士,虽年岁稍长(他含糊带过),然才思之敏捷实为罕见。其府试连中案首,陛下亦曾亲赐一等秀才,享举人待遇。此子不仅经义纯熟,更难得的是于格物致用之道别开生面,所创香皂、防晒霜等物,利国利民风靡江南。前番永昌府民变,危急关头亦是此子深明大义,不顾个人安危暗中献上安抚妙策,方能力挽狂澜免了一场兵连祸结!此等才华,此等品行,颇有古人立德、立功、立言之遗风,或正应了星君所言身负大才之兆!儿臣愿担保林闲免试入举,以示朝廷不拘一格降人才之圣德!”
赵王这一番话,堪称教科书级的捧杀与捆绑!
他绝口不提林闲与太子系的暧昧关系,反而极力渲染其“格物致用”、“利国利民”、“深明大义”的形象,将其拔高到“立德立功立言”的高度,仿佛不保举林闲就是辜负天意、埋没人才!
其用意极其毒辣:
其一示好皇帝,表明自己毫无私心、一心为公。
其二将林闲这块烫手芋头用“为国举贤”的金丝带精心包装,硬塞到皇帝和太子面前。你太子不是要举贤吗?这就是现成的“大贤”!你举是不举?
其三,若林闲接受这“天上掉下来的举人”,那这“知遇之恩”算谁的?自然是他赵王“力排众议”、慧眼识珠。
第七十五章天降祥瑞:文曲托梦,要授举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