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却这些外,外部就更不用说了。

        北虏跟过去比起来,不是在拓武山脉的受损,真正的危机是来自内部的权力更迭,一场爆发的冲突与厮杀,导致北虏国力受到了严重损失。

        南诏的储君死了,死在平叛的途中,还有在北重要关隘龙虎关,被大虞给趁乱夺取下来了,这足以看出南诏境内的局势有多复杂。

        西川呢,内部激烈斗争是一方面,尤其是夺嫡产生的风波,对西川国内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关键是西川跟北虏的关系交恶,这产生的微妙变化是极不寻常的。

        ‘大虞还是那个大虞,可是周边的强敌,特别是各处的地缘环境,却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啊。’

        也是这样,使楚凌心中生出感慨,‘国与国之间的争斗,往往看的就是谁先撑不住,这个撑不住是战略层面的,一旦出现滑坡或变数,这不止会在本国境内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还会给地缘形势带来较大的变动。’

        ‘对这一时期下的大虞来讲,此时攻打东吁叛逆,并且紧密围绕彻底倾覆展开,这的确还有不小的压力,毕竟打这样的仗,不止要考虑国内情况,大虞和东吁比拼,还要考虑其他层面。’

        ‘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该时期下的整体形势,跟太祖,太宗所在时期的整体形势比起来,大虞是占有一定的优势与先机的,接下来就看如何把这些优势与先机扩大,继而作用到前线战局上了!’

        这场在御前召开的特别廷议,是为了充分汇报与总结东吁实况,在此基础上,将所涉大虞,还有其他几国的简况阐述出来,核心思想是紧密围绕对东吁一战展开的,以更清楚的掌握整体大势。

        这样的汇报与总结,会形成逻辑清晰、构架分明的简报,御前会根据形势及情况,将此简报下派出去。

        在这场御前廷议刚结束后,楚凌就颁旨将汇总的简报,下派到荣国公孙河、睿王楚徽手中,毕竟他们是直接参与对东吁之战的,如何在这一战中掌握更大优势和主动,是楚凌必须要为他们解决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