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奏报抵,全朝惊

        对于钱袋子,楚凌是极为看重的,因为有太多的谋划部署需要其来支撑,以起到四两拨千斤之势。

        作为大虞天子,执掌生杀大权于一身,楚凌当然可以随意调拨国库以充私用,然而楚凌却没有这样做。

        因为楚凌知道这个口子一旦开了,则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隐患,甚至将他的整个布局拖进深渊之中。

        故而自他执掌权柄,逐步掌控朝堂时,就明确了内帑、国库的界限,两者是不能有任何混淆的。

        让左仆射萧靖兼领户部尚书,就是让其管好大虞的国库,有涉及国计民生之要务,经有司流程审批拨付便可。

        当然楚凌也知国事繁杂,靠进项有损的国库来支付所有,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故而在遇一些事时楚凌会从内帑拨付,当然这不白给,是需要偿还的,楚凌要用一个较长周期使大虞上下明白一项规矩,即国朝国库、天子内帑乃是两立之制,不容混淆私用。

        内帑可借支于国用,然必立券归还,以昭信于天下,如此一来既可应急权变,又不坏法度根基。

        这既是断了外朝某些文官念头,同时也为后继之君明确不可因私抽公,内帑就是内帑,国库就是国库。

        也是这般内帑进项不止皇庄所得、抄没所得等常规进项,在楚凌的有意安排下涉及边榷竞拍、特别营建、皇商进项等被逐步增扩,后续楚凌还会将一些进项,暂时性纳归到内帑体系下。

        如矿税征收,新币铸税,海关进项等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