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危局砥砺英才,以变革锤炼制度。

        就如萧靖,其领尚书省左仆射,兼领户部尚书,领宣课司,其紧密推行商税谋改,诸税改制,尽管试行期间阻力重重,这期间更有层出不穷的麻烦和挑战,然在萧靖持之以恒的坚持下,这些都成为了磨砺其志的试金石。

        眼下进行的是赋税体系,那后续是否能延伸到其他领域,以叫尚书省成为大虞内政的绝对核心?

        这盘棋局,楚凌已落子多年。

        尚书省,内阁,政务院这些不过是称谓罢了,真正的内核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所以高效、统一、集权的内政核心,这才是楚凌想要的。

        真等到这一步实现,则刘谌兼领的榷关总署,还有后续其他会新设的有司,不就能一并划归到尚书省之下了?

        当然内政大权集中,那么军权,立法,司法,监察,选拔,教育等领域在同期推行整改下,就要独立于内政体系之外了,如此方能形成相互制衡的格局,避免权柄过度集中以出现不好之事。

        一套以皇权为轴心的权力体制,在楚凌的构想中正悄然成型,不过也是这样,使得楚凌愈发坚定一点,在这整套体制之下,还需有两个地位超然,却不参与实际施政,但在特定时期下要发挥重要的机构。

        中书、门下两省应在新时代下赋予全新职能,中书省当为国策谋远之所,集天下智士,专司典章制度之研议、大政方针之草拟,不预庶务而关乎根本;门下省则应掌国之精神风向,稽核奏章,驳正违失,维系纲纪于无形。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在实际运转中,因为权力或别的,而出现相互扯皮,推诿,怠慢等事发生,确保三省各司其职、协同有序,真正成为国家治理的稳固支柱。

        不过想要实现此等构想,还需稳扎稳打,不可急于求成,毕竟大虞在开国之初,就定下了种种,制度惯性根深蒂固,既得利益盘根错节,楚凌想要实现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无疑是再把江山打下一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