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当韩娥刚刚来到稷下学宫的时候,接到沈谷之的拜帖,她觉得有些不耐烦。原本她来到稷下学宫的原因,为的并不是逞一时之快,与旁人较量礼乐,是以那时沈谷之的执着,在韩娥看来,不过是一个无聊至极之人的一个霸道要求罢了。为了不伤到沈谷之的自尊心,有损礼乐流派之间的感情,韩娥只得无奈接下沈谷之的拜帖。而就在一次又一次与沈谷之的较量中,韩娥渐渐发现沈谷之的出彩之处,也明白弘扬礼乐文化,不应该仅仅只局限于关起门来自己传道受业解惑,更应该学会汲取别的流派的长处。让自己的流派能够博采众长,展现出属于自己的魅力。
----------------------------------------------------------------------------------
----------------------------------------------------------------------------------
几日后,沈谷之来到了稷下学宫。在看到稷下学宫外那多年不变的常青树之后,他感叹道:“想不到最有生命力的还是这大树呀。这树如此顽强生长着,相信礼乐文化定能入这苍天大树一般,能够不断发展,恢复到最顶峰的样子。”为了表达自己内心对礼乐文化的敬畏,以及对韩娥大师的尊重,沈谷之在稷下学宫宫外行了叩拜礼之后,方才走进了稷下学宫。
当沈谷之走进稷下学宫之后,韩娥看到他时候的眼神,就像是碰到了许久未见的亲人那般,语气十分温柔,动作上也显得十分亲昵。她关切地对沈谷之说道:“沈大师您旅途多有劳累,我早已命宫人为您准备好了热水,您要不沐浴之后,好好歇息一番呢?”
“多谢韩娥大师您细致入微的关照,您也知道,我此番起来,乃是为了同您切磋礼乐。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咱们倒不如先比试一番,之后再叙叙旧倒也不迟。”
韩娥一听沈谷之的话,有些无奈地说道:“也罢,既然沈大师还是如此直来直去的话,那请容我准备一下,咱们稍后正式开始,如何?”
“甚好,那多谢韩娥大师您了。”
“沈大师您总是那么客气,就连拜帖也写得那么谦虚,到叫我有些不好意思了。”
“劳烦您在此稍等片刻,我马上回来。”
沈谷之对着韩娥礼貌性地微笑之后,韩娥便迅速赶到了内殿洗漱打扮。同时韩娥也命宫人将她所珍藏的七弦白玉琴拿了出来。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