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着聊着,刘培文这才知道,自己眼前的这个看起来有点迂腐的中年人,竟然是个知名作家。

        张一公、张一公……他越想越熟悉。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是您写的吧?”

        “哦,你看过?”张一公一听刘培文问起,笑着回答道。

        “看过,写得特别好!我记得是……《收获》!是发在去年的收获上的吧!”

        此刻刘培文才终於想起张一公其人。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是张一公1980年发表在收获上的。当时张一公将投给复刊不久的《收获》後,被编辑选中推荐给了主编巴老。巴老看後非常喜欢。发表之前,按照当时的惯例,编辑部向作者所在地调查作者情况,徵求意见。

        可地方主管部门领导却认为张一公有“属於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两次打电话坚持不同意发表他的作品。还有人写信揭他的“老底”,也坚持认为这部不能发表。最终还是巴老力排众议,不但将该发表在《收获》上,还重点推荐,放在了80年的第一期上。

        张一公可以说是中原作家的代表人物,後来也做过一省文协的头领,虽然在八十年代群星璀璨的众多作家之中看起来声名不显,但实际上实力不可小觑。

        “培文,你如果对文学有兴趣,有没有尝试过写作啊?”张一公看刘培文激动,心中有些感怀,彷佛看到了几十年前跟刘璞一起谈论文学创作的时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