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爹呢,有活了?”顾思好奇地问。古代不同现代,很难找活干,开店的都是找相熟的人当掌柜或者账房,爹爹重活又干不了。

        他记得中秋节,他们去三外公家时,娘亲请三外公给爹爹找个活。衙门里认得人多,随便就能找个活计。

        “在府里驿站里当跑堂呢,我觉得有点远,想看下一个,你爹想去,工钱多还能得打赏,我想着有你三外爷,也不会有人欺负他,就同意了。”舒颖解释着。

        顾思心里有些泛酸,跑堂能是什么好活啊,那就是侍候人的事。在现代服务业都被有些人看不起,更不用说在古代了。

        府里消费高,家里人是为了他才做得这个决定。

        舒颖不想把顾思养的五谷不分不通俗物,也为了锻炼顾思的算术,每月便让顾思记账算账,家里的收入支出一目了然。

        顾思的学费顾家曾祖父出了,住舒家没有房费,夫子的三节节礼和笔墨纸砚以及日常花用都是用顾名赚的钱。

        舒家三外公的身份,常有人送点小礼,米面油蛋肉干不缺,但鲜肉经常就没了。

        一没舒颖就买一两斤肉让舒家雇来的婆子去做,要是舒家有什么缺的,比如坚果啊零嘴啊什么的,也都及时去买。

        顾名赚的钱也就将将够用,想攒钱就要省去不必要的花销了。

        顾思这时也才懂了他问娘亲怎么把妹妹送回老家去,她说的那句“忙不过来”是什么意思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