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关于极简eda应用限制性问题也随之而至,因为极简eda还不具备设计主板的功能,对于硬件部门来说,需要在设计图上将芯片嵌入主板,在进行仿真测试的步骤会异常困难……
好吧,这已经不是宁为需要关心的问题了。
这也让宁为颇为庆幸在关键时刻把这个烫手山芋甩出去了。
果然,从理论到应用,没有海量的科研人员去推经验,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国内目前大概也就是华为有这个体量能干这活了,换了另一家,想要将极简eda发扬光大,怕是多很难。
只是对于江大的实验室来说,这大概也是挑战。
因为要让这款eda软件具备更复杂的设计能力,其中的工作量必然是超乎想象的……
当然这对于华为来说大概是幸福的烦恼吧。
宁为大概了解华为的计划,当第一代带有湍流算法的新型网络设备登陆市场的时候,便是就新一轮芯片谈判展开的时候,毕竟是合作伙伴,宁为还是希望这块能谈判成功的。
一个开放而公正的市场更有利于技术的革新是毋庸置疑的。
当然他也只是期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